发布于 2014-07-02 14:18:29 | 192 次阅读 | 评论: 0 | 来源: 网友投递

这里有新鲜出炉的Swift教程,程序狗速度看过来!

Swift编程语言

SWIFT,苹果于2014年WWDC(苹果开发者大会)发布的新开发语言,可与Objective-C*共同运行于Mac OS和iOS平台,用于搭建基于苹果平台的应用程序。


继WWDC2014后,新的编程语言Swift浮出水面,它具有快速、现代、安全、可交互等特征,并且其语法简单,入门门槛低,有望替代语法复杂难懂的Objective-C语言。据其作者Chris Lattner在博客上声称,该语言开发只用了4年时间,并且底层框架基本上都是由其一人开发完成。

    按照惯例,先用Swift来编写一个简单的"Hello World"

    println("Hello World")  

    没错,就这么简单,没有IMPORT语句,没有main函数,也没有@符号,分号也不是必须的。编译运行可以看到控制台打印的Hello World字样。

    这里的println是全局函数,负责打印参数内容,并换行。

    Swift可以说是融合其他优秀编程语言的结果,因此许多语法都和其他语言存在共同之处。下面将简单介绍一下该语言的一部分内容:

    1. Swift用var声明变量,用let声明常量,如

    var legs = 4               // 变量legs  
    let PI = 3.1415926    // 常量PI  

    那么legs和PI到底是什么类型呢?答案是Type Inference(类型推测),由于这两个语句在声明的同时并且初始化,因为4是Int类型,因此推测变量legs为Int类型,同理,3.1415926为Double类型,因此推测PI为Double类型。也可以强制规定类型:

    var legs:Int  
    let PI:Double  

    若legs变量是整数类型,只需在变量名后添加冒号,紧接着跟随一个类型名即可。

    2. 赋值运算符没有返回值,而在其他一些语言中,赋值运算符返回的是变量的值,(如 a = 5 表达式返回5),而作为新手在做条件判断时,经常用赋值运算符来代替"==",导致一些很难发现的逻辑错误,而在Swift中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这是一个语法错误,在编译期间会给出错误信息,如 if a = 5 { ... } ,if接受的是一个Bool值,而a = 5没有返回值,因此会出错。

    /* In C++ */  
    int a = 1;  
    if(a = 5) { ... }  // Compile Success  
    /* In Swift */  
    var a = 1  
    if a = 5 { ... }   // Compile error  
    // if a == 5 {...} This is correct one  

    3. switch语句的case后不用加break。这也是其他语言新手经常犯的一个错误,而在Swift中,switch选择的case语句执行完毕后立即跳出switch语句,而不会因为语句后没有break继续执行后面的case或者default语句。

    var a = 1  
    switch a {  
     case 1: println(1)  
     case 2: println(2)  
     default: println(3)  
    }  
    // no break at all  

    4.  可以用n..m 或者 n...m 代替一个数组,比如:

    for index in 0..3 { println(index) }  
    // 0  
    // 1  
    // 2  

 ..代表前闭后开,...代表前后都闭合,所以0..3代表数组[0,1,2],而0...3代表[0,1,2,3]

  5. 如何在字符串中插入变量或常量呢?Swift提供一个特殊的语法:

    var number = 5  
    println("I got \(number) books")  
      
    // I got 5 books  

    是不是很简单,只需在字符串中用\(和)包裹你要插入的变量或常量即可。

    6. 在Swift中,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引用类型(reference type),一种是值类型(value type),class是引用类型,而enumeration和struct是值类型,它们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传递的方式不一样,一个是传递副本,一个是传递本身。

    在Swift中,class的样子是:

    class Vehicle {  
        var wheels:Int?  
        var maxPassengers:Int?  
      
        func description() -> String {  
            return "This vehicle has \(wheels!) wheels,max passengers is \(maxPassengers!) " }  
      
        init(withWheels wheels:Int,andMaxPassengers maxPassengers:Int) {  
            self.wheels = wheels  
            self.maxPassengers = maxPassengers }  
        deinit { }  
    }  

    该类名为Vehicle,声明了两个属性,wheels和maxPassengers。以及一个实例方法description,该方法没有参数,返回值为字符串类型。同时,该类提供一个初始化方法,init是关键字,该方法接受两个参数,代表之前声明的两个属性。该参数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外部参数名(external parameter name),局部参数名(local parameter name)以及参数类型,在方法调用里会用到外部参数名,局部参数名是用在方法体内的。引进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继承Objective-C的优良特性,使代码段更像一个句子,更富有描述性。下面来看看如何使用这个类:

    var porsche = Vehicle(withWheels:4,andMaxPassengers:5)  
    println(porsche.description())  
    // This vehicle has 4 wheels,max passengers is 5  

    另外在类的属性中,?代表optional,即该属性要么有值,要么没有值(nil)。

自:http://blog.csdn.net/tounaobun/article/details/28614859



最新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发布评论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07-2017 PHPER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4009818号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