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14-11-23 22:29:41 | 191 次阅读 | 评论: 0 | 来源: 网友投递
微信 即时通讯软件
微信(英文名: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
现实中,互联网与社会的整体智商也确实存在相关性,真正的问题在于大量的伪命题、伪话题、伪观点、伪归纳、伪标题充斥其中,吸引人的眼球、消磨人的 时间、弱智人的判断。这些伪内容的提供者和消费者都沉浸其中,事实上都是些似是而非、无关紧要又没什么意义的东西。如果人天天陷入那些信息中,智商的确会 受影响。
最近一篇“微信正拉低中国社会整体智商”的文章特别火。实际上,早在几年前,日本作家大前研一就写过一本“低智商社会”,对日本年轻人的下述行为表示忧虑:只关心自己半径三米内的事情;在网上跟人无话不谈,现实生活中,却不懂与人面对面敞开心扉;没有成功的追求,学习能力低下但丝毫不以为然;看到电视广告就会马上冲动购买;总有毫不脸红读错字的官员出现;遇到困难,懒于思考就立即放弃;人云亦云,做什么事都愿意随大流……
历史总有一种“反动”趋势,每当一个事特别火爆时,反对它的声音就会接踵而来。最近,有两件事就特别火:阿里巴巴上市,马云成首富,这是明着的火;还有一个暗着的火,微信潜移默化中,已渗透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据腾讯最近发布的财报,微信国内外活跃用户已达4.38亿。马云的火,被一篇“淘宝是中国未来经济毒瘤”的文章浇了冷水;微信的火,招致拉低社会整体智商的罪名。有意思的是,这篇文章却是在微信中被广为传播。对阿里和腾讯的成功,社会上一边是狂热的追捧,一边是辛辣的质疑,这恰恰说明微信为不同观点提供了平台,仅就此而言,微信不是拉低了智商,而恰恰是给提高社会整体智商提供了更大可能。
微信与传统的大众传播不同,它是朋友圈子内个人信息的交互和传播,同时圈子与圈子之间也有交互反应,相互联系,通过朋友圈筛选过的信息还会产生溢出效应。这些都合乎互联网的开放性。所以,如果说微信拉低了社会整体智商的判断成立,那么说互联网拉低了人类智商也没错。
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人通常只会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其他的内容即便摆在眼前也会视而不见,所谓“淫者见淫”,智者见智。互联网包括微信是个巨大的仓库,各色内容杂陈其中,当然也良莠不齐,关键不在于它提供了啥,而在于你想看啥。就像存在主义的核心问题,最重要的是你如何选择。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对智商高的人,互联网是很好的工具,能提高智商;而对智商低的人,却可能会被互联网的低级信息所左右,加速其智商退化。
现实中,互联网与社会的整体智商也确实存在相关性,真正的问题在于大量的伪命题、伪话题、伪观点、伪归纳、伪标题充斥其中,吸引人的眼球、消磨人的时间、弱智人的判断。这些伪内容的提供者和消费者都沉浸其中,事实上都是些似是而非、无关紧要又没什么意义的东西。如果人天天陷入那些信息中,智商的确会受影响。
有研究表明,电脑和手机屏幕除严重有损视力外,对人内在的想象和构图能力也存在严重破坏。这一点很好理解,比如一个人看书到动人处,可以静下来回味想象,但在手机上看,内在的活动很难启动,而且头脑容易昏沉。这对人的智商和健康显然也有影响。总之,微信是工具,利用它不沉溺,就是好工具,沉溺其中,懒于思考,就会适得其反。
李迎春 成都商报评论员
微信阅读何以成为一种心理慰藉
阅读微信朋友圈信息现已成为人们习惯的阅读方式。笔者曾向北京地区某大学发放问卷246份,用于研究微信阅读的内容、为何会阅读这些内容、微信阅读的利弊等。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人们看微信时间过长,频率过快。
调查结果显示,阅读最多的内容依次为生活小常识(185)、开心段子(176)、人生感悟(165)、职场经验(145)、心灵鸡汤(142)和保健常识(129),分别占到样本总人数的75.2%、71.5%、67.1%、58.9%、57.7%和52.4%。另外,还有职场励志(105)、男女情感(99)、学术(92)、谣言(78)、真实的档案揭秘(54)、其他(26)。所谓其他,指的是除了问卷所列内容外,阅读的内容还有新闻和朋友动态等。
通过调研发现,年轻人“读”微信,一是打发无聊的时间,每天不管是挤地铁还是买东西,等待时间太长,读读微信中的生活小段子等,显得时间过得快些;二是排遣郁闷,在朋友圈里吐吐槽,心里痛快;三是较快速地了解瞬息万变的世界,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事,大家都在关注什么。但频繁看微信则是因为无聊、焦急、静不下来,源于人们对安全感、归属感的需要,源于人们对被关注、自我价值和成就感的渴望。
现在,微信阅读成为一种依赖,其背后是行为依赖。从浅层次看,是觉得自己很重要,所以要时不时地看看微信。但实际上,谁都没有那么重要,世界离了谁都转;从深层次看,是闲的,是焦虑,是恐惧,是不自信,缺乏安全感,即行为依赖。也就是说,过多过频看微信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的安全需要,包括人们对安全的物质环境和情感环境的渴望。一般人总是害怕孤独,且常常厌恶孤独,一旦孤身一人或独处便觉得不安全。一遍遍地刷微信,就是想看看朋友圈里的“朋友们”在干什么,将自己置身于微信的环境中,就不会感到自己的孤独,这就满足了人们对安全感的需要。
现在,整个社会的浮躁和短期化倾向到处可见,即使年节问好,都能看到这种倾向。例如,马年送祝福,人们挂在嘴边的几乎都是“马上有X”(房、车、钱、健康、升迁、对象、幸福),听得太多太多了,以至让人憧憬“马上有一切”。这或多或少地折射出当今社会流行的真实心态——急功近利。急功近利是不想付出辛苦的努力、表现出浮躁、不肯脚踏实地静下心来下功夫,总想着省去中间的过程,“跨越式”一步登天。
据调查,微信阅读最多的内容是生活小常识、开心段子、人生感悟。而学术等严肃的内容排在倒数第四,仅比谣言、真实的档案揭秘和其他高。人们静不下来读读经典,而是热衷于读那些轻松的内容。这不正好说明了当下人们的浮躁和短期化倾向?
此外,现在“微信控”对“经典”、对“人生哲理”的“晒”有点滥了,经典天天挂在嘴上,也就不是经典了。很多“经典”因为有些“微信控”的“滥晒”,不仅失去启迪价值,而且使得经典有些浅薄化、庸俗化。因为人们加工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们总是在竭力节省认知能量,在认知过程中会尽力寻找捷径。也就是说,通过忽略或屏蔽一部分信息以减少自己的认知负担。换言之,经典在微信里被过多、过度、过滥地解读和转发,已经让人们对经典产生了屏蔽、厌恶甚至抗拒的心理。
微信朋友圈是社交平台,是一对一的,可以说没有主角,也可以说都是主角,大家平等。一些微信的各种“秀”也称为“晒”,就满足了平民、草根“被关注”的需要、出名的欲望和表现欲等。你有钱可以晒车、晒房,我没有钱可以晒今天吃的素馅饺子、晒自己的照片,大家都可以晒自己认为重要的、独有的、得意的东西。人人渴望被关注,都认为自己的存在很重要。因此,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晒”,自己这里一“晒”,圈里的朋友会立即收到,并且给予关注,这就无形地证明了自己的重要性。
郝旭光 北京日报(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事件跟踪: [评论]微信正拉低中国社会的整体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