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14-12-05 06:06:41 | 115 次阅读 | 评论: 0 | 来源: 网友投递
Android移动端操作系统
Android是一种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由Google公司和开放手机联盟领导及开发。尚未有统一中文名称,中国大陆地区较多人使用“安卓”或“安致”。
硅谷知名风投Andreessen Horowitz“合伙人”本尼迪克特·埃文斯( Benedict Evans)在其个人博客上撰文就移动生态的新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探讨,谈到多个问题:Android厂商会有怎样的发展?Android将走向何方?埃文斯还谈及交互模式、信息传送与聚合层、Facebook和亚马逊的动作等问题。
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我们进入智能手机时代已有7年,看起来是时候问些新的问题了。我们过去几年提出的或探讨的问题现在基本上都有了答案,或者都变得无关紧要。新问题和新疑问在不断出现。
因此,平台大战的第一个阶段已经结束:苹果和谷歌都是赢家。苹果目前在全球智能手机手机年销量中的占比约为10%;Android则占50%,其中三分之二是中国以外的谷歌Android设备,三分之一是中国的非谷歌Android设备。未来,该市场将会继续扩张,智能手机将占据几乎所有的手机销售——一个季度可能出货4亿或5亿部,苹果统治高端市场,Android则主导其余的市场。
未来,地球上的智能手机总激活量将接近40亿。苹果的市场份额虽然较少,但凭借市场定位和出色的执行力,它在发达市场在流量、内容和创收上占据了大得多的份额,因此它的生态系统完全是可行的,谷歌的亦然。
苹果和谷歌双赢,双方都或多或少得到各自想要的东西,短期内这种情况都不会改变。在这种格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Android厂商会有怎样的发展?
前几年,三星还能够利用用户规模和更好的执行力夺取Android市场近半的份额和几乎所有的利润。但OME(原始设备制造商)行业正发生改变,三星的Android市占率正快速缩减。并不是说“传统的”品牌OEM厂商比它做得更好,而是整个深圳生态系统在开始走向世界。小米是最典型的例子,该公司已经在中国取得了不少市场份额,目前也尝试在印度复制它的成功,但在新兴市场,也有不少的小型本土公司在借助深圳手机制造工厂来在本土市场建立品牌,开疆辟土。
未来这会演变成什么样呢?小米会建立起全球化的中端品牌吗?其它的中国厂商是否也将取得这样的成绩?新兴市场的本土厂商会有多少家?手机市场一直都是规模游戏,而体量小但可利用整个深圳生态系统的规模的本土品牌有没可能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呢?会否有人能够在高端市场挑战苹果呢(Android阵营能诞生这样的公司吗)?
Android将走向何方?
有人认为,OEM厂商的未来无关紧要,除了对于它们的股东之外——它只不过是手机后壳印制的一个标签而已。而像小米这样的公司指向另外一个Android问题——Android本身将走向何方?
到目前为止,“非谷歌”Android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谷歌退出中国大陆市场,当地有很多的Android设备都没有或者不能使用谷歌产品服务,但对于谷歌而言,这不是一个广泛的战略问题。另一方面,亚马逊尝试借Kindle Fire平板电脑产品线打造自有的次级平台(“定制系统”),但该款平板电脑属于小众产品,Fire Phone智能手机的表现也让人大跌眼镜,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们缺少谷歌的产品服务。与此同时,主流Android厂商在Android上加入自有的差异化表层的尝试大多以失败告终。
如今,这种情况似乎在发生改变。一方面,跟其它厂商不同,小米在Android上成功打造出了一套颇具吸引力的差异化服务。目前,在中国市场以外,该公司也使用谷歌的服务,但这种情况可能不能持续下去。
谷歌对Android的控制主要在于Google Play服务、API(应用程序接口)套件以及它在Android上部署的各款应用(主要是Maps和Apps)。谷歌对于这些的使用,跟微软对Office和Windows的处理很像——它们相互支撑,辅以条款规定出售定制Android手机的厂商不能出售搭载正式Android版本的手机,这使得大公司不敢贸然进行试验。
可以说,在中国以外地区,卖出没有谷歌地图和Google Play商店的手机会困难——这样一台手机跟功能手机无异(至少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是这样)。因此,除了亚马逊之后,没有人真正尝试过那么做,目前也有一些数据显示谷歌地图在iOS上的份额实际上很小。我想,在谷歌各式各样的移动服务中,有很多都有相当庞大的用户群,但是黏性并不高。考虑到主流Android厂商出售“正式”Android设备普遍赚不到钱,而大批小厂商依托深圳生态系统,即便谷歌阻止它们进行定制,它们也没什么好损失的,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去尝试进行定制。
然而,这引向了这个更加深层的Android问题——谷歌5年后将会提供些什么呢?市面上将会出现带有已过时的Android程序的Chrome手机?谷歌已经让一些Android应用在Chrome上运行(反之亦然)——这可以理解为未来的平台吗?如果真是如此,那是否意味着人们将有更多的自由在上面搭建自己的平台呢?
交互模式、信息传送与聚合层
谷歌改变“Android”的定义,一部分是因为要加强平台控制,而更深层的原因是改变智能手机的交互模式。很显然,对于谷歌来说,应用一直都是个结构化问题,因为它们的内容隐藏在搜索引擎之外,而且不管付费与否,都跟搜索结果不相连。由于诸多的原因,HTML5的“网页应用”成了死胡同,但它们能够解决一个底层问题:在Web上,你可以链接任何的资源,在移动端则不行——所有东西都相互隔离。
谷歌的问题似乎也有了明显的答案。一个答案是,回归Web,在Android 5(“棒棒糖”)上,谷歌显然在尝试模糊化应用和Web浏览的差异。然而,我不确定回归Web是解决方案:科技趋向于向前发展,解决原有的问题,产生新的问题,而不是回归旧的解决方案和旧的问题。我们解决Web的问题并不是通过重建AOL,而是借助谷歌和Facebook。
与此同时,谷歌给Web带来的搜索模式在移动端也不大可行——移动既是“后Netscape'”,又是“后Pagerank”。另外,我也不觉得移动时代之前的谷歌Web是个乐园——谷歌的统治存在不少的问题。
现在,我们发现聚合层和发现层正出现转变。我们经历了从一切都捆绑在网络浏览器内,到通过谷歌获取信息,再到让特定内容与Web分离的应用图标。与此同时,应用们捆绑一个网站的所有内容,使得它无法直接连接特定的页面。因此,我们现有既有推倒应用之间壁垒的深层链接,也有将应用中的内容片段分离出来的可行动通知栏。我们还有另一种提取内容片段的工具:浮动的卡片(以各种形式呈现)。
这反过来产生了新的问题。深层链接不一定适合应用交互模式,也不清楚哪些公司应该这么做——这是否应该铺设在平台上(如iOS上的Facebook和谷歌),还是应该由平台所有者自己来建造?与此同时,iOS和Android的通知中心上的通知提醒成了新的信息流。
这让我想到了有关是否扩展邮件纳入消息的文斯基定律:
每一个应用程序都在尝试扩展,直至它能够读取邮件。那些不能扩展的程序,会被能够扩展的替代。
我们可以从中国的新交互模式中看到一种信息传送方向。中国正出现的情况是:聚合发现层发生位置变更——从应用商店和主屏幕到来自互联网平台提供商的应用。以百度地图为例,内容从网络浏览器分离到应用(实际上是新的捆绑包),然后再次分离成信息和通知提醒,通过它们你可以进入通讯应用,或者只是进入通知中心。
Facebook与亚马逊
如上所述,基本的平台级交互模式是否能够为第三方所改变呢?还是只有苹果和谷歌能够提供那些模式。不过,亚马逊和Facebook也有涉足其中。网络浏览器属于中性的无中介平台,智能手机则不然。智能手机平台所有者可影响你的发现和互动方式。
这正是谷歌打造Android的原因,同时也是Facebook和亚马逊不断尝试打造交互模式的一大原因。它们的相关项目包括Fire Phone手机和Android主屏应用Facebook Home。截至目前,它们还没找到方法嵌入堆栈的主层——控制主屏幕的主聚合层。但它们都不会放弃。很显然,Facebook是在尝试在Android和iOS平台上构建元层,促成应用内的深层链接和内容共享。这会有多大的可行性呢?这(以及深层链接)真的只有平台所有者才能做吗?亚马逊(还涉足搜索和链接业务)接下来又会有什么行动呢?
可穿戴设备——云服务和通讯的终端
我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可穿戴技术。我曾写过,Apple Watch让我联想起了iPad,它们有一共通点:它们本身也许做得很不错,但我们不一定需要这样的设备。但可以肯定的是,可穿戴设备普遍是云服务终端,而屏幕较大的手表大体上是通讯和通知设备。如果它们能够实现真正的腾飞,那也肯定将带来一个问题:整个交互模式该做成什么样,信息和通知提醒在它们的界面上该如何呈现?当然,更长远来看,像Oculus以及Magic Leap这样的公司有潜力对主流的交互模式产生更加根本的变化。
规模
要指出的是,全球的智能手机用户量将达到35亿至40亿——目前也许是20亿,手机用户量则接近40亿。相比之下,PC用户量约为16亿,消费者和企业用户各占一半。也就是说,未来智能手机的数量将会达到消费用PC的5倍,那些设备一直伴随着你,它们拥有各种应用和传感器,因而比PC要先进得多。它们更多的被看作互联网设备。
描述这样一种变化是件困难的事情。科技行业的销售对象有史以来第一次不仅仅是大企业或者中产阶级家庭,而是全球80%的成年人。这意味着我们行业形态将变得越来越复杂,体现在三个方面:行业的服务对象从中产阶级家庭变成每一个人,我们从PC走向移动端,我们从简单的、持续了20年之久的浏览器和鼠标键盘走向这些仍在不断演变的复杂且多层的设备。
译者:乐邦
百度新闻与网易科技合作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