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15-08-24 15:56:11 | 332 次阅读 | 评论: 0 | 来源: 网络整理

步骤 4 :请求数据库连接

现在我们已经学会如何打开并在代码中使用数据库连接,但是如何优雅地在请求时使用它 呢?我们会在每一个函数中用到数据库连接,因此有必要在请求之前初始化连接,并在 请求之后关闭连接。

Flask 中可以使用 before_request()after_request()teardown_request() 装饰器达到这个目的:

@app.before_request
def before_request():
    g.db = connect_db()

@app.teardown_request
def teardown_request(exception):
    db = getattr(g, 'db', None)
    if db is not None:
        db.close()
    g.db.close()

使用 before_request() 装饰的函数会在请求之前调用,且不传递 参数。使用 after_request() 装饰的函数会在请求之后调用,且 传递发送给客户端响应对象。它们必须传递响应对象,所以在出错的情况下就不会执行。 因此我们就要用到 teardown_request() 装饰器了。这个装饰器下 的函数在响应对象构建后被调用。它们不允许修改请求,并且它们的返回值被忽略。如果 请求过程中出错,那么这个错误会传递给每个函数;否则传递 None

我们把数据库连接保存在 Flask 提供的特殊的 g 对象中。这个对象与 每一个请求是一一对应的,并且只在函数内部有效。不要在其它对象中储存类似信息, 因为在多线程环境下无效。这个特殊的 g 对象会在后台神奇的工作,保 证系统正常运行。

若想更好地处理这种资源,请参阅 在 Flask 中使用 SQLite 3

下面请阅读 步骤 5 :视图函数.

Hint

我该把这些代码放在哪里?

如果你按教程一步一步读下来,那么可能会疑惑应该把这个步骤和以后的代码放在哪 里?比较有条理的做法是把这些模块级别的函数放在一起,并把新的 before_requestteardown_request 函数放在前文的 init_db 函数 下面(即按照教程的顺序放置)。

如果你已经晕头转向了,那么你可以参考一下 示例源代码 。在 Flask 中,你可以 把应用的所有代码都放在同一个 Python 模块中。但是你没有必要这样做,尤其是当你 的应用 变大了 的时候,更不应当这样。

最新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发布评论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07-2017 PHPER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4009818号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